為期四天的bat365官网登录“感念漁家情,暢想蔚藍間”實踐小分隊剛剛結束行程,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遠赴浙江省甯波市與舟山市,在美麗的山水美景中感受祖國發展的變化,在實踐的過程中探尋适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四天的日子裡,他們前後參觀了甯波慶安會館、舟山博物館、舟山城市展示館與普陀博物館,全面深刻了解舟山漁業的發展曆史與舟山城市發展規劃;而在甯波的天一廣場,舟山沈家門碼頭,舟山普陀山景區,則可以看到他們宣傳保護海洋資源理念的身影;他們還深入不同的居民點,和當地居民面對面交流,隻為從當地居民口中獲得最第一手信息。
無論是博物館中一張張照片,亦或是實踐小分隊所見所聞,都透露着這樣一個信息:舟山沈家門漁港乃至整個舟山市都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以前隻停泊着小木船、小漁船的漁港如今一排排的是大型遠洋船;以前貧瘠的小漁村如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以前大大小小的海島如今已被建設成了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的旅遊聖地。這些全都是舟山經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中的縮影。
但是聽取博物館講解與當地居民交流的過程中,小分隊的成員們卻了解到以近海漁業資源聞名,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魚都”之稱的舟山現如今漁業發展卻不比之前,由于近海漁業資源的衰退與匮乏,從事漁業的風險和勞累,真正意義上的“漁民”越來越少,大量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從事當地旅遊業發展。舟山經濟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到達頂峰的漁業産業變為現在以旅遊業為主,近海漁業瀕臨殆盡。
然而在舟山博物館和城市展示館中,小分隊卻也發現舟山人面對這樣的現象做出的調整與改變。他們曾在技術落後的條件下,憑着一往無前的勇氣向海洋進軍;漁業捕撈實現機械化以後,人們的觀念未能及時轉變,導緻近海漁業資源急劇衰退。而在如今,痛定思痛之下的舟山人多管齊下,采取海水養殖這種新型漁業,設立水産資源特别保護區,延長休漁期等措施,轉換發展方向,變濫捕為保護性捕撈,從捕撈轉變為養殖為主,從注重産量的傳統漁業向重視效率的新型漁業轉變。也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随着各項政策的深入和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舟山漁場會重回往日雄風,達到漁業與旅遊業雙繁榮的狀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隻有在現代化建設中既重視生态環境的保護,每個人又能把保護環境這一觀念深入内心,才能讓傳統的文化長久不衰,讓美景長留下去,讓家園更加美麗。